我國科學家研制出轉基因克隆豬:**醫學價值

轉基因克隆豬制作過程

在不同的激發光下,用熒光濾鏡去看,轉基因克隆豬通體會呈現出不同顏色的光

轉基因克隆豬目前已性成熟并開始配種

科研人員在進行克隆豬胚胎移植手術
*近,由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成功培育出的8頭特殊轉基因克隆豬開始“生兒育女”。這種克隆豬在特定波長的激發光源下可分別發出紅、黃、綠、青4種熒光,這是國際上**獲得能同時表達四種熒光蛋白的轉基因克隆豬。專家表示,這使其在**模型、器官移植、生物反應器等領域的應用前景更為廣闊。然而,這種技術會改寫未來的生物進化史嗎?它會存在什么樣的風險?
策劃:趙潔 撰文:許珍
圖片: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提供
水母熒光基因植入克隆豬
在位于廣州科學城的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科研園區,參與該項目研究的副研究員楊東山博士介紹說,在科學家賴良學博士的帶領下,研究組首先從長白豬胎兒皮膚細胞中分離出纖維細胞,進行體外培養。通過電穿孔的方法將編碼紅色熒光蛋白、黃色熒光蛋白、綠色熒光蛋白以及青色熒光蛋白的四種基因同時轉入纖維細胞,然后用表達四種熒光蛋白的轉基因細胞進行體細胞克隆。接著,將克隆胚胎移入代孕母豬體內,*終獲得11頭轉基因克隆豬,8頭成活。
目前,這8頭高科技轉基因克隆豬已健康成長一年多,并開始繁殖下一代。
這8頭轉基因克隆豬在正常光下看起來和普通豬沒有什么兩樣,但是,當你用特殊的熒光濾鏡去看在不同的激發光下照射的轉基因克隆豬,就會發現它們通體呈現出四種不同顏色的熒光。
這些被轉入的熒光蛋白*初來自于可發光的水母,后又經過人工突變改造獲得。克隆豬表達的熒光蛋白將為追蹤豬組織、細胞和器官在受者體內的存活和機能狀況提供重要的標識。
此項研究的另一重大突破在于,以往一輪克隆僅可以轉入一個基因,轉入多個基因需要進行多次動物克隆,或者進行多個轉基因動物品系之間的雜交才可獲得,而且這樣獲得的轉基因豬多個基因之間的表達常常不協調。但是,研究組卻巧妙地利用2A短肽序列將不同的熒光蛋白基因連在同一個載體上,從而只通過一輪動物克隆即成功獲得含多個外源轉基因的克隆豬,而且多個基因之間實現了協同表達,克服了體細胞多基因轉移的技術障礙。這種技術的突破對于異種器官移植有著非凡的意義。
文章來源于新浪